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
 
     
您的当前位置是: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公示

2019-01-16

根据《国家科学技奖励工作办公室关于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的通知》(国科奖字〔2018〕41号)有关要求,教育部拟向国家奖励办提名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为主要完成单位之一的“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项目作为2019年度国家科技奖候选项目。为保证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公开性,现将拟提名项目名称、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单位等信息进行公示,向社会及广大员工征求意见,公示期为:2019年1月14日-2019年1月20日。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上述拟提名项目持有异议的,可以书面向我单位提出,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文件。为便于核实、查证,确保实事求是、公正地处理异议,提出异议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表明真实身份,并提供联系方式。个人提出异议的,应当在书面异议材料上签署真实姓名;以单位名义提出异议的,应当加盖本单位公章。凡匿名异议不予受理。
特此公告。


联系人:沈永红
联系电话:021-63161688-1815
传 真:021-63161212
联系地址:上海市中山南一路168号
邮政编码:200011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
2019年1月13日

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项目信息公示


一、项目名称
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
二、提名单位及意见
提名单位:教育部
提名意见:
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是海洋国防建设核心装备,是海洋资源开发、一带一路港口建设等国家战略任务和重大工程的紧迫需求,具有设备系统多、功率密度大、布置紧凑、专业性强、作业工况多变等特点,总装设计制造技术极其复杂,核心技术长期被西方国家垄断和封锁。2000年以来,上海交通大学联合中交疏浚(集团)等疏浚行业主力单位组成产学研用团队,攻克挖掘破碎、可靠定位、远距输送、集成监控、总装设计制造等“卡脖子”难题,有计划、按步骤提高对远海岛礁恶劣作业环境的适应性和装备作业性能,前瞻性地为海洋强国建设主动储备装备和技术,自主设计和制造63座装备,总体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占国内同类装备的80%份额,形成约12亿方岩土的疏浚年产能。2005年以来,研制装备完成维护国家主权的海洋国防建设,创造震惊世界的中国速度;承担长江航道、一带一路国内外港口等重大工程建设211项,成为推进国家战略的重器。项目成果构建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自主研发、制造和应用的完整技术体系,形成从关键设备到总装建造的完整产业链,推动我国疏浚技术、装备产业和应用体系的跨越发展,实现从“被封锁”到“出口管制”历史跨越,使得我国疏浚技术装备跻身世界前列和疏浚能力跃居世界第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海洋强国建设建成“大国重器”,在维护国家安全和推进国家战略中发挥无可替代作用。对照国家科技进步奖授奖条件,经公示无异议,我部决定提名该项目为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三、项目简介
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是海洋国防建设无可替代的大国重器,是海洋资源开发、一带一路港口建设等国家战略任务和重大工程的紧迫需求,具有设备系统多、功率密度大、布置紧凑、专业性强、工况多变等特点,总装设计制造技术极其复杂,核心技术长期被西方国家垄断和封锁。2000年以来,上海交通大学联合中交疏浚等行业主力单位组成产学研用团队,攻克了挖掘破碎、可靠定位、远距输送、集成监控、总装设计制造等“卡脖子”难题,创新成果如下:
1.构建海底高强度岩礁的快速挖掘破碎技术,解决大功率挖岩绞刀、长轴倾斜驱动系统的重载作业与抗强冲击等难题,研制7800千瓦级重型挖岩绞刀、40米超长挖掘驱动系统和重载多层复杂结构绞刀架等攻坚利器,突破远海坚硬环礁挖掘的“禁区”,满足了国家战略工程“挖得快”的需求。
2.突破复杂海况下漂浮装备重载作业可靠定位技术,构建“挖掘—主体—定位”的多体耦合动力学分析方法,首创远海钢桩台车稳定定位和绞刀轨迹精准控制系统,抗浪能力提高一倍,保障恶劣海洋环境中“定得稳”的疏浚作业需求,创造连续作业180天建成大型远海岛礁的世界纪录。
3.攻克岩礁物料超远距离连续高浓度输送技术,研制出可输送0.5米大岩礁块的大通道高效泥泵和多介质低阻力管道输送系统,解决大块物料卡泵、高浓度堵管等难题,单装备输送距离达到15公里的国际领先指标,实现“排得远”的强大能力,创造远海吹填造陆超过14平方公里的世界震惊速度。
4.创建海上大型绞吸装备设计制造技术体系,攻克总装设计制造、复杂动力系统集成、装备综合控制与作业管理、重型结构设备制造与精度控制等关键技术,研制电轴、变频等5大类装备,形成“系列化”装备自主设计和制造能力,与进口相比研制周期缩短31.5%、成本降低42.4%。
项目授权发明专利64项、实用新型专利73项、软件著作权43项,编修订国际标准2项、国家标准7项、其它标准21项,发表论文141篇。创建了我国独立自主的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设计、制造和应用的完整技术体系,形成从绞刀、台车、泥泵等核心设备到装备总装建造的完整产业链。建成装备63座,占国内同类装备80%,形成12亿方岩土的年疏浚产能。2004年建成2500方/时“航绞2001”,打破依赖整船进口局面;2006年建成浅水倒立桩操作的3500方/时“天狮”号,标志我国掌握钢桩定位核心技术;2010年建成亚洲最大自航绞吸装备4500方/时“天鲸号”,标志我国绞吸装备与技术迈入世界先进行列,获“中国好设计”金奖;2017年建成世界最大非自航绞吸装备6500方/时“新海旭”,作业能力指标居世界第一,获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项目研制装备承担了维护国家安全的海洋国防建设,创造举世瞩目中国速度,完成一带一路国内外港口等重大工程建设超过200项。为维护国家安全,国家发表公告对本项目装备与技术实行“出口管制”。项目研制装备近三年累计产值超过137.9亿元,利润超过13.49亿元。项目成果推动我国疏浚技术装备跻身世界前列和疏浚能力跃居世界第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海洋强国建设建成“大国重器”,在维护国家安全和推进国家战略中发挥无可替代作用,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和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四、推广及应用
项目创建了设计、制造和应用的完整技术体系,形成从关键设备到装备总装建造的完整产业链。建成装备63座,占国内同类装备80%,形成12亿方岩土的年疏浚产能。2004年建成2500方/时“航绞2001”,打破依赖整船进口局面;2006年建成浅水倒立桩操作的3500方/时“天狮”和“新海鳄”,标志我国掌握钢桩定位核心技术;2010年建成亚洲最大自航绞吸装备4500方/时“天鲸号”,标志我国绞吸装备与技术迈入世界先进行列;2017年建成世界最大非自航绞吸装备6500方/时“新海旭”,作业能力指标位居世界第一。
项目研制装备承担了维护国家领海主权的远海岛礁建设,创造举世瞩目中国速度,完成一带一路国内外港口等重大工程100余项。为维护国家安全,国家发表公告对本项目装备与技术实行“出口管制”。项目研制装备造价与进口相比节支超过130亿元,近三年新增产值约200亿元。项目成果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等荣誉。
五、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
知识产权类别 知识产权(标准)具体名称 国家 授权号(标准编号)
发明专利 绞吸式挖泥船双轭架式重型钢桩台车 中国 ZL 2009 1 0053316.6
发明专利 液压油缸驱动的带可换摩擦带的重型钢桩夹具 中国 ZL 2008 1 0033736.3
发明专利 刀齿线性切削岩石试验装置 中国 ZL 2013 1 0500418.4
发明专利 一种绞刀拆卸机械手装置及其运作方式 中国 ZL 2014 1 0108606.7
发明专利 双电机驱动绞刀传动系统 中国 ZL 2008 1 0200670.2
发明专利 船舶航迹优化分析方法 中国 ZL 2008 1 0155953.X
发明专利 长轴输出的电轴驱动式水下泥泵传动系统 中国 ZL 2008 1 0200671.7
发明专利 船用气囊变形量与内压及承载力的安全检测方法 中国 ZL 2013 1 0545566.8
发明专利 一种基于船舶功率管理系统的推力优化分配方法 中国 ZL 2015 1 0790162.4
发明专利 泥泵双速齿轮箱智能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中国 ZL 2011 1 0141426.5
六、客观评价情况
1、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组织了技术鉴定,专家组鉴定意见摘要如下:
“项目研究形成了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总体和挖掘、输送、定位与控制四大系统的自主设计和制造能力,极大地推动了疏浚行业技术的发展,实现了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从‘被封锁’到‘限制出口’的跨越发展。
研发的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在远海岛礁建设、一带一路国内外港口、长江航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为我国领土/领海权益维护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大国重器,有力助推了‘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
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创新性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研制的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在总体上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2、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本项目的成果水平证明摘要如下:
“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是远海大规模快速填海造岛的国之重器。是远海岛礁建设、一带一路港口建设等国家战略任务和重大工程的紧迫需求。
由上海交通大学领衔和多家单位参与,依托‘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基地,攻克了岩礁挖掘、波浪中定位、长距离输送和复杂系统集成等‘卡脖子’技术难题,自主研发了重型挖岩绞刀与超长驱动轴系、顺应式钢桩台车、大通道高效疏浚泵与输送系统、集成疏浚监控系统等关键技术设备和系统,开发了系列化的大型绞吸疏浚装备。
‘天鲸号’等疏浚装备在远海岛礁建设、一带一路国内外港口等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重大工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作用,创造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项目创建了我国大型绞吸疏浚装备设计、制造和使用的完整技术体系,研制的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综合性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实现了我国该类设备从‘被封锁’到‘出口管制’历史性跨越,成为我国维护海洋权益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大国重器。”
3、《商务部 海关总署公告2017年第28号》:
“为维护国家安全,经国务院批准,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绞吸式挖泥船,未经许可,不得出口:1.绞刀功率大于等于500千瓦;2.挖深大于等于15米;3.总装机功率大于等于2000千瓦。
本公告所称出口,是指贸易性出口以及对外赠送、展览、援助、租赁、承包工程、科技合作、服务和以其他方式进行的转移。”
本项目研制装备的绞刀功率为500~7800千瓦,挖深为22~36.8米,总装机功率为7200~26100千瓦,均在限制出口之列。
4、国家工程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新海旭”的试验报告,主要技术指标和试验结果摘要如下:
“‘新海旭’的绞刀采用两台电动机通过齿轮箱和长达40米级的轴系驱动,两台电动机总额定功率为5200千瓦,总最大功率为7800千瓦;最大挖深为36.8米;柴油机总功率为26100千瓦;一台绞刀架上泥泵和两台船体内泥泵驱动装置总功率为17200千瓦;钢桩台车行程为9米;实测土方产量为9258方/时。”
5、中国船级社审图中心对“新海旭”的认证摘要如下:
“‘新海旭’(CCS审图工作控制号:SP15C166)由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所设计,江苏海新船务重工有限公司建造,已经建成和投入使用,其设计与建造完全满足中国船级社、中国海事局和国际海事组织的相关适用入级和法定要求。
‘新海旭’是一座单体、钢质、全焊接结构、可挖掘粘土、密实砂土、砾石、强风化岩和弱风化岩的非自航重型绞吸疏浚装备,配备有重型绞刀、三台疏浚泵、重型钢桩台车与三缆定位系统、抛锚杆、装驳系统和集成疏浚监控系统,可在国际无限航区调遣。
从主体尺度、总装机功率、泥泵驱动装置总功率、绞刀驱动装置功率和最大挖深等主要技术参数来看,“新海旭”是迄今为止入级我社并投入使用的最大规模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
6、教育部科技查新结论:
2019年1月4日,对项目四大创新成果:“海底高强度岩礁快速挖掘破碎技术、刀齿切削岩礁、绞刀疏浚岩礁”、“重型钢桩台车以及重型钢桩夹具研究”、“岩礁颗粒超远距离连续高浓度输送技术”和“海上大型绞吸装备设计制造技术体系”,经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Z14)进行查新,结论如下:“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中,除委托查新课题组发表的文献外,未见与该委托查新课题类似的文献报道”
7、2013年10月13日,交通部综合规划司组织的“三峡库尾航道维护2000方/时自航绞吸挖泥船(长狮9)”后评价会议,专家组评价意见摘要如下:
“船舶各项技术指标满足交通运输部对可研报告的批复,适应三峡库尾航道维护疏浚工况条件的要求,具有调遣灵活、安全可靠、施工效率高、应急疏浚能力强等特点,已成为三峡库尾航道维护疏浚的关键装备之一。”8、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新纪录(第十二批)项目(2007年):
“中交天航局‘天狮’号绞吸式挖泥船2007年2月17日在曹妃甸首钢京唐钢铁厂料场区及铁路站场围海造地工程施工中,以22小时40分钟,共挖泥85177立方米,平均生产率达3757立方米/小时,创国内绞吸挖泥船单日挖泥量新纪录。”9、编制绞吸疏浚装备相关的国际标准:ISO/TC8第33次全会307号决议成立“挖泥船标准化工作组”,项目完成人侯晓明为工作组召集人。
10、项目成果荣获的科技奖励与荣誉:
(1)、2018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2)、2018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3)、2012年度、2017年度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4)、2017年度“中国好设计”金奖。
(5)、2014年度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6)、2014年度、2016年度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学技术奖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
(7)、2018年度中国交建2018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
(8)、何炎平获中国造船学会“船舶设计大师”称号。
(9)、26届上海市优秀发明金奖。
七、主要完成人情况
谭家华,排名1,教授,工作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完成单位:上海交通大学,项目技术总负责人。对《主要科技创新》所列创新点1、2、4有创造性贡献:包括海底高强度岩礁的快速挖掘破碎,复杂海况下漂浮装备重载作业可靠定位,海上大型绞吸装备设计制造技术体系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和突破。
顾明,排名2,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完成单位: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项目主要负责人,对《主要科技创新》所列创新点2、4有创造性贡献,为海上大型绞吸装备的设计制造和应用提供技术指导,解决了装备使用过程中的问题。
侯晓明,排名3,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完成单位: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对《主要科技创新》所列创新点1、2、3、4有重要贡献,包括组织研究成果关键技术的总结提炼,有力助推了本项目研究成果的产业化及推广应用。
费龙,排名4,研究员,工作单位: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完成单位: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对《主要科技创新》所列创新点4有重要贡献,对构建海上大型绞吸装备设计制造技术体系起到了推动作用。
何炎平,排名5,研究员,工作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完成单位:上海交通大学。项目主要负责人,全程参与本项目研发,率先引入和推广了快速挖掘破碎技术;重载作业可靠定位技术的产品开发负责人,开发三型钢桩台车定位系统;负责超远距离连续高浓度输送技术研究和专业软件开发;对《主要科技创新》所列创新点1、2、3和4均有创造性贡献。
陈源华,排名6,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长江航道局,完成单位:长江航道局。对《主要科技创新》所列创新点4有重要贡献,参与海上大型绞吸装备制造技术体系的完善,推动了本项目研究成果的产业化及推广应用。
张晴波,排名7,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完成单位: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对《主要科技创新》所列创新点1、3、4有重要贡献,参与研发了适应砂土、粘土和礁岩的多型绞刀和泥泵,促进了疏浚装备国产化、产业化。
王健,排名8,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完成单位: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对《主要科技创新》所列创新点2、4有重要贡献,参与研制了“天狮”钢桩台车和绞刀定位系统,主持了系列装备的建造工作,解决装备总体设计与建造过程中遇到的重大技术难题,推动了我国绞吸疏浚装备自主建造技术的快速进步。
朱荣,排名9,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完成单位: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对《主要科技创新》所列创新点1、3、4有重要贡献,参与研发了适应砂土、粘土和礁岩的多型绞刀和泥泵,促进了疏浚装备国产化、产业化。
杨启,排名10,研究员,工作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完成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对《主要科技创新》所列创新点1、4有重要贡献,负责该项目中绞刀挖掘系统和切削理论研究,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岩石疏浚切削机理研究》;负责多型绞吸疏浚装备的配置研究,对海上大型绞吸装备设计制造技术体系的完善起到了推动作用。
俞孟蕻,排名11,教授,工作单位:江苏科技大学,完成单位:江苏科技大学。对《主要科技创新》所列创新点4有重要贡献,负责本项目监控系统的设计、技术开发和工程应用,是绞吸疏浚装备疏浚监控系统国家标准的主要制定人。
严忠胜,排名12,研究员,工作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完成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对《主要科技创新》所列创新点1、3有重要贡献。
孟咸宏,排名13,工程师,工作单位:江苏海宏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完成单位:江苏海宏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对《主要科技创新》所列创新点4有重要贡献。
陈新华,排名14,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单位: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对《主要科技创新》所列创新点4有贡献。
顾敏童,排名15,副教授,工作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完成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对《主要科技创新》所列创新点4有重要贡献。负责多型绞吸疏浚装备的总体设计和配置,对海上大型绞吸装备设计制造技术体系的完善起了推动作用。
夏利娟,排名16,副教授,工作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完成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对《主要科技创新》所列创新点4有贡献。
李晞,排名17,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完成单位: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对《主要科技创新》所列创新点3、4有贡献。
蒋如宏,排名18,副教授,工作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完成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对《主要科技创新》所列创新点2、4有贡献。
周瑞平,排名19,教授,工作单位:武汉理工大学,完成单位:武汉理工大学。对《主要科技创新》所列创新点1有贡献。
向功顺,排名20,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完成单位: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对《主要科技创新》所列创新点4有重要贡献。
张晓枫,排名21,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完成单位: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对《主要科技创新》所列创新点4有贡献。
黄超,排名22,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完成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对《主要科技创新》所列创新点4有贡献。
郑琳珠,排名23,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完成单位: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对《主要科技创新》所列创新点1、4有贡献。
甄义省,排名24,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中国铁建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完成单位:中国铁建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对《主要科技创新》所列创新点4有重要贡献。
刘亚东,排名25,副教授,工作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完成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对《主要科技创新》所列创新点3、4有贡献。
朱连宇,排名26,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单位: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对《主要科技创新》所列创新点4有贡献。
丁树友,排名27,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完成单位: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对《主要科技创新》所列创新点4有贡献。
张宝辉,排名28,工程师,工作单位:招商局重工(深圳)有限公司,完成单位:招商局重工(深圳)有限公司。对《主要科技创新》所列创新点4有贡献。
徐而敏,排名29,工程师,工作单位: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完成单位: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对《主要科技创新》所列创新点1、4有贡献。
赵永生,排名30,工程师,工作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完成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对《主要科技创新》所列创新点2、4有贡献。
凌良勇,排名31,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长江航道局,完成单位:长江航道局。对《主要科技创新》所列创新点4有贡献。
王立强,排名32,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完成单位: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对《主要科技创新》所列创新点1、2、3有贡献。
余龙,排名33,副教授,工作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完成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对《主要科技创新》所列创新点2、3、4有贡献。
王炜,排名34,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长江航道局,完成单位:长江航道局。对《主要科技创新》所列创新点4有贡献。
戴文伯,排名35,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完成单位: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对《主要科技创新》所列创新点4有贡献。
陈新权,排名36,助理研究员,工作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完成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对《主要科技创新》所列创新点3、4有贡献。
刘渊,排名37,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完成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对《主要科技创新》所列创新点1、3有贡献。
严云福,排名38,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单位: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对《主要科技创新》所列创新点4有贡献。
谷孝利,排名39,工程师,工作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完成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对《主要科技创新》所列创新点3、4有贡献。
丁勇,排名40,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完成单位: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对《主要科技创新》所列创新点1、2、3有贡献。
杨正军,排名41,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完成单位: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对《主要科技创新》所列创新点3有贡献。
冯永军,排名42,助理研究员,工作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完成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对《主要科技创新》所列创新点3、4有贡献。
洪国军,排名43,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完成单位: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对《主要科技创新》所列创新点1有贡献。
姜国旺,排名44,工程师,工作单位:江苏海新船务重工有限公司,完成单位:江苏海新船务重工有限公司。对《主要科技创新》所列创新点4有贡献。
丁金鸿,排名45,助理研究员,工作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完成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对《主要科技创新》所列创新点4有贡献。
林森,排名46,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完成单位: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对《主要科技创新》所列创新点1有贡献。
苏贞,排名47,讲师,工作单位:江苏科技大学,完成单位:江苏科技大学。对《主要科技创新》所列创新点4有贡献。
李晓燕,排名48,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完成单位: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对《主要科技创新》所列创新点3有贡献。
缪袁泉,排名49,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完成单位: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对《主要科技创新》所列创新点2有贡献。
罗刚,排名50,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完成单位: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对《主要科技创新》所列创新点4有贡献。

八、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上海交通大学(排名1):是本项目的主要负责和研发单位,经过近二十年的技术攻关,创建了海上大型绞吸装备设计技术体系,针对我国缺乏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难题,攻克了岩礁挖掘、可靠定位、远距输送、装备集成等“卡脖子”的技术难题,突破了装备总体设计、变工况平衡动力系统、综合控制与管理、制造精度控制等技术,设计液压、变频等5大类、56座绞吸疏浚装备,为从关键设备到总装建造的完整产业链的形成和推动我国疏浚技术装备研发水平跻身世界前列做出了重要贡献,引领了国内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设计、建造和使用,对《主要科技创新》所列创新点1、2、3、4有重要贡献。
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排名2):重要参研单位,是本项目研发的16座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投资、使用和管理单位,参建了大连港、营口港、盘锦港、天津港、黄骅港、烟台西港、唐山港、青岛港等多个重大工程建设,为我国港口航道重大建设、海洋国防建设和落实“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实现“交通强国”、“海洋强国”战略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主要科技创新》所列创新点1、2、3、4有重要贡献。
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排名3):重要参研单位,是本项目研发的12座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投资、使用和管理单位,是国内自主设计和建造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发起者,投资建造的“航绞2001”是国内自主设计和建造的第一座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为我国港口航道重大建设、海洋国防建设和落实“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实现“交通强国”、“海洋强国”战略作出了巨大贡献;组织研究成果关键技术的总结提炼,有利助推了本项目研究成果的产业化及推广应用,对《主要科技创新》所列创新点1、2、3、4有重要贡献。
长江航道局(排名4):重要参研单位,是项目研发的7座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投资、使用和管理单位。投资建造的自航大型绞吸疏浚装备,具有浅吃水、江海通用、航行性能优良、自动化程度高、作业效率高等优点;负责和承担了长江航道的疏浚和维护以及应急抢险等疏浚作业,确保长江黄金水道的安全和畅通,有力助推了“长江经济带”战略。对《主要科技创新》所列创新点4有重要贡献。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排名5):主要参研单位,是“新海鳄”等7座海上大型绞吸装备的设计研发单位,对多系统集成总体设计、多工况功率平衡动力管理系统、三泵串联超远距离输送系统、综合集成疏浚控制管理系统等关键技术研究及《主要科技创新》所列创新点1、2、3、4有重要贡献。
江苏科技大学(排名6):主要参研单位,参与研制了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综合控制和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了多区域多系统协同运行和疏浚作业集成监控与信息化管理软硬件平台,实现了实景智能可视操作、精确疏浚和功率平衡自动调节,解决了疏浚装备在复杂多变工况条件下智能、高效疏浚作业的难题,为我国远海岛礁和重大港口航道建设工程提供了技术支撑,对《主要科技创新》所列创新点4有重要贡献。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排名7):主要参研单位,是项目研发的“新海鹤”、“新海鹭”、“新海狼”和“新海鲤”等四座绞吸疏浚装备的承建单位,对建造中的合同、机构、人员、设备、采购、技术、生产、检验、服务实行全面、全员、全过程质量控制,为绞吸疏浚装备的高效作业提供了有利保障,对《主要科技创新》所列创新点4有重要贡献。
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排名8):主要参研单位,研制了适用于不同工况、土质的系列化高效绞刀头;40 m级重型超长绞刀轴系;适用于各种不同工况的系列泥泵产品。成果用于数十座绞吸装备的控制系统研制和维护升级,对《主要科技创新》所列创新点1、3有重要贡献。
江苏海新船务重工有限公司(排名9):主要参研单位,是项目研发的“海星号”、“海阳号”、“海昌号”、“新海旭”和“新海腾”等八座绞吸疏浚装备的承建单位。对建造中的合同、机构、人员、设备、采购、技术、生产、检验、服务实行全面、全员、全过程质量控制,为绞吸疏浚装备的高效作业提供了有利保障,对《主要科技创新》所列创新点4有重要贡献。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排名10):主要参研单位,致力于研发绞吸疏浚装备的双电机绞刀驱动系统、泥泵系统传动装置、与泥泵一体传动的系统传动装置、液压泵站系统传动装置等,为装备的成功研制提供了技术保障,对《主要科技创新》所列创新点1、3、4有重要贡献。
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排名11):主要参研单位,是项目研发的绞吸疏浚装备的承建单位,参与研发了绞刀耐磨材料、绞刀桥架结构轻量化及系统稳定、定位系统安全、泥泵运维诊断等技术,为绞吸疏浚装备的高效作业提供了有力保障,对《主要科技创新》所列创新点4有重要贡献。
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排名12):项目主要应用和推广单位,是本项目研制的多座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使用和管理单位,参与了多项国内外工程疏浚吹填项目。对《主要科技创新》所列创新点3、4有重要贡献。
招商局重工(深圳)有限公司(排名13):主要参研单位,是项目研发的绞吸疏浚装备的承建单位,通过新技术、新装备的研制与应用,有效降低装备的制造和使用成本,实现了关键技术的高效应用。对《主要科技创新》所列创新点4有重要贡献。
中国铁建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排名14):主要参研单位,是项目研发的绞吸疏浚装备的承建单位,通过新技术、新装备的研制与应用,有效降低装备的制造和使用成本,实现了关键技术的高效应用。对《主要科技创新》所列创新点4有重要贡献。
武汉理工大学(排名15):主要参研单位,对超大扭矩绞刀轴系设计、强度计算、轴系校中计算、双电机轴系扭转振动计算、轴系横向振动计算、纵向振动计算以及舱内泥泵轴系选型与计算分析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绞刀轴系的设计与安装提供理论支撑和工程指导。对《主要科技创新》所列创新点1有重要贡献。
中交疏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排名16):主要参研单位,是项目研发的管理单位,为项目研究创造了良好的工作条件,并组织完成了项目各项研究任务,对《主要科技创新》所列创新点4有重要贡献。
江苏海宏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排名17):项目主要应用和推广单位,是本项目研制的多座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使用和管理单位,参与了多项国内外工程疏浚吹填项目。对《主要科技创新》所列创新点4有重要贡献。
上海齐耀重工有限公司(排名18):主要参研单位,致力于研发绞吸疏浚装备的双电机绞刀驱动系统、泥泵系统传动装置、与泥泵一体传动的系统传动装置、液压泵站系统传动装置等,为装备的成功研制提供了技术保障,对《主要科技创新》所列创新点1、3、4有重要贡献。

九、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上海交通大学自2000年起,受投资建设方中交疏浚集团、上海航道局(8座)、天津航道局(16座)、长江航道局(6座)、中国铁建港航局(1座)、江苏海宏建设工程(6座)等单位委托,完成56座绞吸疏浚装备的设计,并形成了共同学术论文、共同专利等合作成果。江苏海新船务重工、广州文冲船厂、上海振华重工、招商局重工(深圳)等单位是56座绞吸疏浚装备的主要制造单位。上海交通大学谭家华教授团队与上海航道局、天津航道局、长江航道局、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船工业七〇八所、中船重工七一一所、江苏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广州航道局等单位的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人员长期合作,完成了绞吸疏浚装备研制中挖掘、输送、定位和控制等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形成了共同学术论文、共同知识产权等合作研究成果。项目完成单位、完成人取得了2018年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特等奖和2017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科技奖励。

版权与隐私 | 常见问题解答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投诉咨询
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通讯地址:上海市西藏南路1688号 邮编: 200011
邮 箱:webmaster@maric.com.cn    电话:021-63161688   传真: 021-63161212 
维护单位: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信息科技中心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街5号
电话:08610-59518822 传真:+8610-59517959 Email:clients@shipbuilding.com.cn
 沪ICP备0801534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