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
 
     
您的当前位置是:首页 > 综合实力 > 正文

火箭运输船研发团队

2015-05-14

2010年伊始,时任民船部主任的张达勋接到指示,准备接受一项特殊的任务:在民船部组织研制一型装运新一代运载火箭的专用运输船。对于曾经参与过“远望5号”航天测量船研制过程的他,能有机会再一次为航天事业服务,既感到任务的光荣,又深感责任的重大……

艰辛研发与跨领域协调

该船总设计师吴正廉接到任务后,与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一起奔赴海南调研。虽然当时海南正遇天灾而停电,但在当地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他完成了第一次调研,获得了初步的港口和航道信息。之后,他又马不停蹄与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向总装备部有关领导汇报,在第一时间拿出了初步技术方案,为建造该型船的可行性报告提供了技术支撑。

火箭运输船由总装备部归口,但研制过程需要与航天集团下的有关院所沟通协调技术要求,又要从海南省得到有关航道和港口的准确资料。更为困难的是,航天集团的新一代火箭也还处于研制过程中,所以技术协调的跨度大、难度大,协调过程非常复杂。

在火箭运输船的研发过程中,进行过很多次技术协调、技术讨论和技术方案汇报。吴正廉发挥了他在多用途集装箱船、军舰和特种船舶设计方面的丰富经验,特别在同航天集团进行跨领域的并行设计和并行协调中,用他的智慧与执着,努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有效促进了项目进展,得到了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的充分信赖,得到了总装有关领导的充分尊重和认可。

好梦也多磨

火箭运输船的研发方案,不仅涉及到航天集团、涉及港口条件等多种技术因素,还涉及到造船的成本高低和经费来源等因素。在经过调研、多次协调和技术讨论后,火箭运输船初步方案的稿子成型,并由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上报总装。

正当团队等待上级指令准备下一步工作时,却接到了暂停的消息。刚刚开启了航天梦的整个设计团队,心里不免有点失落。

好事多磨,好梦也多磨。这一磨就磨过了半年。当大家的航天梦遭遇挫折的时候,却得到了此项目重启的消息。整个团队更加珍惜了,用更多的努力去实现航天梦。除了滚装方案外,又进行了吊装方案的论证。为更具可行性,与航天集团及有关单位进行了多次沟通与协调。

按期保质完成设计

2011831,方案设计按计划节点完成并通过审查;20119月总装备部正式要求新一代火箭运输船应在2013年上半年交付使用;923,设计合同正式签订,详细设计启动;1019,建造合同签订。按照该船的建造计划,20123月底要具备开工建造的条件,因此要求详细设计图纸在2011年底开始送审,20123月完成送审。详细设计的周期十分紧迫。

除了要满足非常紧迫的设计周期外,详细设计中要攻克多个难点,包括火箭运输对船舶运动的特殊要求、整船的重量重心控制、特殊结构的设计、重型回转吊布置、中间甲板舱口盖设计、特殊的集装箱绑扎、双机双桨尾机型布置、货舱控温和降盐雾措施以及安全供电等等。

为确保设计计划的科学合理性,设计团队首先分析了影响设计的内部、外部各种因素,并在图纸目录中列出,特别关注与航天集团有关的技术接口条件,再加上每项图纸的计划完成日期,形成一份完整的图纸计划,由双方签字,作为设计进度管理的依据。

因为新一代火箭与火箭运输船处于并行研制阶段,所以协调解决与航天集团有关的技术接口,是完成火箭运输船设计的关键路径。在总装备部设计所、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江南造船等单位共同努力下,团队在火箭运输船的研制过程中,与航天集团进行了多轮复杂的协调,最终固化了技术要求。

在详细设计过程中,采取了积极有效的合作模式,江南造船每周五由其总设计师荣延德带领设计所班子来单位,与设计团队沟通协调。双方本着遵守供图协定各行其责、相互促进、各方努力、共同推进的良性合作精神,从而促进了设计按计划完成,确保了船厂按计划开工和连续生产。

自船厂开工至交船期间。设计团队每周下厂,配合江南造船生产设计、协调技术问题和提供其他技术服务,并参加周例会和月例会,还应军方要求参与同军方和船厂人员一起进行现场巡检。

辛勤努力结出技术、品格、人才三果实

在三年多的研发、设计、建造过程中,整个设计团队付出了非常艰辛的努力。设计中解决了众多技术难题,形成较多技术亮点。在实现航天梦的征途上,一代新人也在航天梦中成材成长。

总设计师吴正廉虽然年过古稀,但坚持在第一线参加调研、技术协调和向军方汇报。在内部技术抓总过程中,提出总体方案,对各专业提出要求,控制技术指标。他一丝不苟,认真负责,并不失时机地指导青年设计师如何把工作做得更好。他身体力行的模范事例,也感召着、影响着整个设计团队。

张禹同志和船厂密切配合,通过对重量重心和配载状态的渐进式分析评估,解决了在码头进行重吊120t×14m强度试验的难题。他特别在下厂配建、试航和完工交船阶段,主动地为整个团队承担了内外技术联系和相关的组织协调工作,得到船厂和军方的认可,重大时刻指名要求张禹参加。为此,他常常克服交通、家庭等方面的困难,在长兴岛基地留下了他无数个身影。

年轻设计师方斌,在老专家程军的指导下,对传统水润滑尾轴型式进行改进,实现了不拆轴更换轴承的设计。他在新婚前夕,还在长兴岛参与火箭运输船主推进安装的半夜拉线工作,直到第二天早上才奔赴老家去完成自己的婚礼。他通过火箭运输船的设计得到快速成长。

李方杰同志,在老专家汤建良的指导下,为满足火箭专用多型式集装箱的绑扎技术要求,认真研究特种规格绑扎系固件、弹性底锥等新技术,并与航天集团及相关单位进行了多轮复杂的接口协调。为确定超大超重集装箱的吊装方案,他作了详细的吊装过程分析并向军方作了汇报演示。在国外重物吊装技术的启示下,提出了依赖船的横倾力起吊超重物的操作方式,保证了120吨重吊试验的一次成功。在火箭运输船建造后期,他克服了妻子怀孕家里没人照顾的困难,还多次出差和参加试航。

年轻设计师詹蓉,在老专家黄芳昌的把关下,通过合理安排和努力工作,所有图纸按计划完成。在严格的重量指标前提下,结构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减振和变形小的要求。他还积极下厂配建,帮助船厂解决施工难题。

陈晔同志在负责火箭运输船电气设计过程中,发挥自己的特长,与军方及有关单位及时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技术沟通,并特别对雷达系统、船舶姿态在线监测与管理系统、闭路电视系统、集装箱监测系统等方面花了大量心血进行研究与协调,使得技术问题得到及时解决,确保了电气图纸按计划完成或提前完成。

陈安扬同志为满足航天集团提出的货舱温度、湿度和盐度要求,虽然同时担任多型产品设计非常繁忙,还是远赴哈尔滨出差调研。设计中提出了一种国内首创的整合式温湿度保障方案,大大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和系统的可靠性。他还注重新老组合培养年轻人,王弢通过参与火箭运输船的设计和配建工作得到锻炼。

李坤同志在担任火箭运输船舱室设计中,以人为本配合军方的需求,努力尝试借鉴其他行业的设计理念,对套间、会议室及住舱进行适居性高标准设计,得到军方满意。

高建沪同志担任火箭运输船设计的资料管理工作,为满足该船设计图纸管理的特殊性,他不辞辛苦往返于船级社和长兴岛,甚至一天多次往返,以满足军方和厂方的需求。

远望精神新篇章

2013611,中国成功发射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3名航天员将再次访问天宫一号。接下来还要发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和更多的卫星。中国航天事业已进入稳步、快速发展的时期。

继火箭运输船首制船“远望21”号后,其姊妹船“远望22”号也已经交付,为我国形成新一代运载火箭发射能力提供了保障。造船人的航天奔月梦,进入了一个新起点。 

版权与隐私 | 常见问题解答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投诉咨询
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通讯地址:上海市西藏南路1688号 邮编: 200011
邮 箱:webmaster@maric.com.cn    电话:021-63161688   传真: 021-63161212 
维护单位: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信息科技中心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街5号
电话:08610-59518822 传真:+8610-59517959 Email:clients@shipbuilding.com.cn
 沪ICP备08015345号-1